苏通科技产业园其它开发区

园区类型:办公园区

产业集群:能源电力,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电子信息

江苏-南通

园区简介

苏通科技产业园是江苏省沿海开发和跨江联动开发的重点项目,是苏州、南通两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共同发展的合作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推广辐射的创新之区。
一、产业园简介
苏通科技产业园是江苏省沿海开发和跨江联动开发的重点项目,是苏州、南通两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共同发展的合作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推广辐射的创新之区。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9.5平方公里。将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新加坡先进的规划开发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力争通过10-15年的开发建设,把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使其成为苏新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和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长三角经济圈一个体制创新的示范区、科技发展的先导区、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
二、园区特点
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园区“国际一流产业园、全国一流新城区”的定位要求,作为2009年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对于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梯度转移,对于全省战略结构调整,对于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和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9月28日,园区一期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仪式举行以来,开发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年内将分5批完成10亿元投入,拉开一期基础设施框架,开发建设的前景十分美好。综合分析苏通科技产业园,可概括为“区位独特,规划一流,开发科学,产业先进,生态优先”五个特点:
(一)区位独特
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苏通大桥北翼,是江苏沿江、沿海发展的交汇点,地处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距上海、苏州一小时以内车程,是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桥头堡。园区交通十分便利,在轨道交通方面,在既有的“一纵、一横、三支线”的铁路网路规划上,新增一条线路,在园区内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装备制造园区的集疏运能力;利用城市轨道及常规公交,将园区与开发区站进行衔接,方便旅客换乘进入园区;南通市城市轨道1号、2号线全部进入园区。在道路交通方面,具备“一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一纵是沿海高速,一横是宁启高速;具有“三纵四横两连”的快速路网结构;便捷通畅的主干路系统,与高速公路、快速路有效衔接。这一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使园区与上海和苏南以及南通的主城区的联系更为密切,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和长三角核心圈。
(二)规划一流
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规划由曾经成功完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新加坡邦城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邦城公司坚持区域协调、生态优先、以人为本、节约集约、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等原则,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创新“延续、整合、联动、覆盖”策略,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整个园区规划结构为“一核、两带、三廊、四区”。一核,即中央绿核。两带,即贯通园区南北,以及斜向由区域绿心延伸而出的两条生态绿带。三廊,即依托现状河道,分别自西、南、北三个方向汇聚至区域绿心的中央绿荫廊道。四区,即区域中心、居住生活区、商务科技城、高科技产业园区。这一先进的规划设计,必将引领园区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三)开发科学
苏通科技产业园由中新股份(CSSD)、南通开发区、省农垦集团,按照51%、39%、10%的股权比例,组建中新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开发有限公司,遵循“一次规划、滚动开发,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远近结合、由西到东、由北向南,分三期对园区进行开发。一期开发苏通大桥两侧的用地,结合起步区布置西部科技综合发展区、商务园、教育园、高科技工业区等功能区,面积为9.5平方公里。二期开发主要开发东部工业区和北部居住区,以及苏通大桥以西滨江娱乐综合发展区等,结合新江海河布置重装备工业区、东部科技综合发展区、商务园、教育园、工业区和住宅区等,面积为29.68平方公里。三期以开发中心区和南部滨江娱乐综合发展区为主,结合中心区的建设开发高档次的住宅房地产业,全面提升园区的品质,面积为11.5平方公里。
(四)产业先进
苏通科技产业园将借助长三角丰富的科技、教育、信息等雄厚资源,发挥毗邻上海、苏南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促进形成与长三角其他产业园区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并依托既有的产业基础,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配套率和较大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龙头,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园区综合实力提升,重点形成“两主三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两主”,一方面是海洋及港口工程装备制造,包括港口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勘探和油气开发技术装备,特种船舶及配套装备,深远海探测技术、救助、运载、作战技术装备,大型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等产业;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装备制造,包括风电、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一代储能电池等产业。“三辅”,一是高端电子信息业,包括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二是新材料产业,包括激光显示、碳纤维、电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三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包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医疗装备等产业。
(五)生态优先
生态型是苏通科技产业园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土地利用方面,倡导“疏密有别”的建设布局,选择承载力较强的地块集中开发,反对蔓延式开发,留出更多自然生态用地,重视水域和滨水利用,开发中将保留80%左右的水体;在交通方面,将公交系统发展与城市开发相结合,开发强度越大的地方,离公交站点就往往越近。设计了完善的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要方式的慢行系统,可以分流相当一部分的短距离通勤交通;在景观系统规划方面,注重促进生物的多样性,确保绿地的宽度和面积以保证大多数本地鸟类的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垂直绿化,保持绿化体系的延续;在能源利用方面,考虑开源节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在供水上,除了传统的水源,强调了对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包括雨水和再生水。在排污上,强调各类污水的分离,同时利用保持良好的湿地系统,提高水资源自净能力。
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部,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西部,西部紧邻南通经济技术已建成区;沿海高速公路开发区出入口位于一期用地内部,现有沿海高等级公路从一期用地北部通过,东方大道从西部通过;一期用地具备优越的现状交通条件。
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在南通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中属于南通市沿江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城市产业拓展的主要空间之一,是南通市区南部的窗口。苏通大桥在一期内落地,沿海高速公路从南部进入南通的第一个出入口位于一期用地内,一期用地为南通市的南大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无论是对外交通还是与城市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都相当便利,通过沿海高速公路可在一小时车程范围内到达苏州、上海等区域中心城市,通过沿江高等级公路可迅速到达海门,通过东方大道可在半小时车程内直接到达南通城市中心区。
三、自然条件
(一)地形
一期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区内最高点高程7.6米,最低点高程0.1米,算术平均高程约2.6米;一期用地范围内约99.0%的区域坡度在5%以下,适宜开发建设,尤其适合大体量的厂房建设。
(二)气象气候
一期用地属于亚热带和温暖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其主要特征是:多年平均气温14.9摄氏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8.2摄氏度,最低月平均气温2.5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5摄氏度(1995.9.7),极端最低气温负10.8摄氏度(1977.1.31)。平均地表温度17.6摄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1066.8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465.2毫米,年最小降水量641.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41.9毫米,年平均气压1016.2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80%。
(三)风向
历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以东南方向的海洋季风为主,春秋季以偏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1米每秒,10分钟最大风速26.3米每秒,瞬时最大风速30.4米每秒。年均大于7级以上风力的天数为12.8天(风速大于13.9米每秒),5级至7级风平均42.8天(风速大于8米每秒,小于13.8米每秒)。
1949-1997年,开发区境域发生台风110次,平均2.24次每年。台风风力一般6-8级,最大为12级。据1961-1998年的数据,6级以上大风年平均20天。
(四)水文水系
长江在一期南部河段为感潮河段,属非正规半日潮,每日两涨两落,高潮位与低高潮位相差较大。支槽内潮波发生较大变形,潮形前坡陡直,后坡平缓,近于立波。
一期用地紧靠长江,无暗沟暗塘。地下深井水分3层:第一承压含水层,埋深较浅,与地表水联成一体;第二承压含水层,埋深在160米左右,水质较差,水量不多;第三承压含水层埋深在220-250米,水质较好,水量丰富,是主要的开采层。
(五)地质
一期用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与江南古陆的交接部。沿江一带成陆较晚,大多是1920年以后淤积经围垦成陆的。第四系地层厚300—400米,为河流相、海相和过渡相沉积,沿江地表下50米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灰黄色粘质粘土(厚2米)、灰色粉细砂(厚30米左右)、淤积质粉质粘士(厚10—20米)和灰色粉砂。河床底层为粉砂和极细砂。
南通市的工程地质分为4个区。一期用地属南通市工程地质分区的第II区,即河口相中期沉积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区。区内55米以浅的第四纪沉积物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第一工程地质层为棕黄色亚砂土,分布在地表至标高0.5米左右,厚度2米。属中等压缩土,地耐力13-15吨每平方米,可作一般浅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第二工程地质层以黄——灰绿色粉细砂为主,厚度15-20米,地耐力12-13吨每平方米,为工程主要持力层。第三工程地质层以灰一深灰色和黑灰色淤泥质亚土为主,顶板埋深22—25米,厚度7-15米,地耐力9吨每平方米,为高压缩性软弱土层。第四和第五工程地质层的地耐力为14—16吨每平方米。该二层埋深过大,于一般多层建筑意义不大。
一期地层以细砂、粉砂物质为主,夹有薄层粘土,强度较大。工程持力层在20米以下浅范围内,地基容许承载力一般为8-13吨每平方米,深层岩(55米以下)稳定。
四、发展战略
苏通科技产业园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高标准科学建设,自去年9月28日一期基础设施集中开工以来,建设者经过1年奋战,交出满意答卷:各项规划全面完善,总长45公里的22条主道路建成,9.5平方公里内250万方土回填,达到项目开工建设要求。
苏通科技产业园是江苏、新加坡友好合作,苏州、南通跨江合作的成果,是我省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园区。通过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引进新加坡先进的规划开发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苏通科技产业园致力建成一座“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
“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成片开发、适度超前”“城市功能同步配套”,这是园区合作方的共识。园区邀请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公司、美国AECOM公司等国内外顶尖规划公司,全方位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以“能源低碳化、建筑生态化、交通捷运化、服务智慧化、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滨江新城。
园区规划体系完备,内容详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园区不仅编制了概念总体规划和一期控制性详规,还编制了水、电、汽等15项配套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不仅编制了与我市优势产业相吻合,具有低碳、环保特点的产业规划,还开展生态规划编制工作,此举在长三角地区尚属首家。今年,园区又进行了二期控制详规、二期生态规划,道路景观,核心区地上、地下城市整体设计、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
规划即法,必须不折不扣地实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分设计单位希望调整设计指标,在招商谈判中,一些客商看中了不在规划区域内的地块,然而园区都不为所动,坚持严格按规划建设和安排项目用地。
在规划的科学引领下,园区全面开展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项目”的思路,8000多名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在9.5平方公里的 “战场”上。目前,一期范围内主干道路基本竣工,景观建设同步完成。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同时启动,1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科技研发中心已动工兴建;邻里中心、便利中心、学校、医疗机构等一批城市配套功能项目也将动工。与此同时,全面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软环境。园区组织56人次赴新加坡学习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经验,建立了政企分开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精准招商的系统管理平台、亲民便民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创始期的内部管理制度。
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确保了项目落户。到10月份,园区共签约1亿美元、10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12个,在手项目信息60多个。总投资9500万美元的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6亿元的江苏尼欧凯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总投资9900万美元的优盛光电(江苏)有限公司已领取营业执照。首批入驻苏通科技产业园的重大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

园区优势

自然条件
(一)地形
一期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区内最高点高程7.6米,最低点高程0.1米,算术平均高程约2.6米;一期用地范围内约99.0%的区域坡度在5%以下,适宜开发建设,尤其适合大体量的厂房建设。
(二)气象气候
一期用地属于亚热带和温暖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其主要特征是:多年平均气温14.9摄氏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8.2摄氏度,最低月平均气温2.5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5摄氏度(1995.9.7),极端最低气温负10.8摄氏度(1977.1.31)。平均地表温度17.6摄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1066.8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465.2毫米,年最小降水量641.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41.9毫米,年平均气压1016.2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80%。
(三)风向
历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以东南方向的海洋季风为主,春秋季以偏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1米每秒,10分钟最大风速26.3米每秒,瞬时最大风速30.4米每秒。年均大于7级以上风力的天数为12.8天(风速大于13.9米每秒),5级至7级风平均42.8天(风速大于8米每秒,小于13.8米每秒)。
1949-1997年,开发区境域发生台风110次,平均2.24次每年。台风风力一般6-8级,最大为12级。据1961-1998年的数据,6级以上大风年平均20天。
(四)水文水系
长江在一期南部河段为感潮河段,属非正规半日潮,每日两涨两落,高潮位与低高潮位相差较大。支槽内潮波发生较大变形,潮形前坡陡直,后坡平缓,近于立波。
一期用地紧靠长江,无暗沟暗塘。地下深井水分3层:第一承压含水层,埋深较浅,与地表水联成一体;第二承压含水层,埋深在160米左右,水质较差,水量不多;第三承压含水层埋深在220-250米,水质较好,水量丰富,是主要的开采层。
(五)地质
一期用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与江南古陆的交接部。沿江一带成陆较晚,大多是1920年以后淤积经围垦成陆的。第四系地层厚300—400米,为河流相、海相和过渡相沉积,沿江地表下50米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灰黄色粘质粘土(厚2米)、灰色粉细砂(厚30米左右)、淤积质粉质粘士(厚10—20米)和灰色粉砂。河床底层为粉砂和极细砂。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苏通长江大桥北翼,是江苏沿江、沿海发展的交汇点,地处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距上海、苏州一小时以内车程,是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桥头堡。沿海高速穿区而过,宁启高速临北而行,南通港、洋口港、吕四港等大型江海港遍布周边,南通兴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无锡硕放机场等均可在较短时间内到达。

园区图库